世界民謠網站已於 2021/7/1 重新改版上線

凱爾特情歌

凱爾特情歌

分享到

談到凱爾特情歌(Celtic Song),就必須先了解凱爾特人(Celts)的歷史。依地區別,目前凱爾特人可分為六種人,或分成二大族,即不列顛族(British)與蓋爾族(Gaels)。不列顛族包括英國本島上的威爾斯、古尼希與布靈頓地區的凱爾特人,而蓋爾族包括愛爾蘭、蘇格蘭與門克斯島上的凱爾特人。

在西班牙蓋里西亞地區亦居住凱爾特人,有人認為他們為第七種凱爾特人,但其實他們在中世紀時就不再說凱爾特語,而且文化上的關聯也漸漸消失了。凱爾特人有自己的語言稱為「蓋爾語」(Gaelic),大部分的凱爾特歌曲仍使用蓋爾語演唱。

另外一種說法,第七種凱爾特人在美國,因為當初有極大部分的凱爾特人從愛爾蘭、蘇格蘭與威爾斯移民美國新大陸,據非官方統計,若加上後代有凱爾特血統的美國人,總人數可能有現在美國人口的四分之一。美國電影常常有這樣的劇情,即凱爾特裔的美國人,在熱戀中或失意時,常喜歡帶自己的另一半或獨自回到蘇格蘭或愛爾蘭的老家分享凱爾特人的人文風情或省思療傷。

凱爾特人是喜歡音樂與藝術的民族,並且流露愛的言語。他們最喜歡唱歌,特別是情歌,這些情歌可能有數千首之多,就是我們俗稱的「凱爾特情歌」。凱爾特情歌特色為優雅、輕快、真情流露,聽時有如空山靈語,毫無壓力。

相較之下,愛爾蘭的凱爾特人特別喜歡凱爾特歌曲,所以現在一般人將凱爾特情歌誤認為是愛爾蘭的獨特歌曲,其實此亦不為過,因為坊間曾發行過的凱爾特歌曲,幾乎全部為愛爾蘭的音樂團體所錄製。比較著名的歌手與團體如「恩雅」(Enya)、「安難」(Anna)、「金巴哈」(Golden Bach)、天使女伶(Celtic Woman)…等。而凱爾特情歌亦演變為愛爾蘭的凱爾特民謠,也因此世人常常將愛爾蘭人亦稱為凱爾特人。

愛爾蘭人唱凱爾特情歌時,除了優美的歌聲外,通常使用愛爾蘭的傳統樂器來伴奏,如豎琴、錫笛、布蘭戰鼓、小風笛等,此外吉他及曼陀鈴亦是常被使用的樂器。

Celt除了譯為凱爾特之外,亦有譯為塞爾特、居爾特、克爾特…等。

 

知名的凱爾特情歌:

 

  1. Maggie 瑪姬
  2. The Rose of Tralee 特拉李玫瑰
  3. The Lass of Glenshee 葛蘭西少女
  4. Ta Mo Chleamhnas a Dheanamh
  5. Come Ye By Atholl 來到阿受爾
  6. The Bard of Armagh 阿瑪的凱爾特詩人
  7. Harmonious Pipe 優美的風笛
  8. Down by The Sally Cardens 與莎莉卡登斯同來
  9. With All My Heart 全心全意
  10. From Spring Days to Winter 從春天到冬天的日子
  11. Frog in The Well 井中的青蛙
  12. The Fiddler 小提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