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謠網站已於 2021/7/1 重新改版上線

電影&民謠

電影:最後的蘇格蘭王  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曲目:羅莽湖邊  Loch Lomond (蘇格蘭民謠)

 

電影敘述一位蘇格蘭的醫學院學生,畢業後取得醫師資格,希望先到海外行醫歷練,但不知決定去哪個國家,於是旋轉地球儀,心想手指若是指到哪裡,就去那個國家,結果指到非洲的烏干達。

來到烏干達後,因為一次的因緣際會遇見當時的統治者「阿敏」,而成為他的身旁御醫,從非常崇拜他的風格到極力反對他的統治方式,甚至引來殺身之禍。

阿敏是一個集權統治者,統治期間,殺害烏干達人民近百萬人,因年輕時與殖民烏干達的蘇格蘭人一起並肩打過仗,自認為自己的內涵修養高尚,甚至比蘇格蘭人還優秀,因此在統治烏干達時,自封為「最後的蘇格蘭王」。

阿敏為了突顯自己的修養不凡,常常在其舉辦的宴會中,安排與蘇格蘭相關的事物,以凸顯高尚,其中一幕,要求他的御用合唱團演唱蘇格蘭的著名民謠「羅莽湖邊」(Loch Lomond),為電影的高潮之一,融合非洲曲風的唱法,與其他以藝術或小調式的演唱方式大異其趣,甚至超越本曲在電影「魂斷藍橋」的版本,本片其他插曲音樂也相當特殊動聽,值得收集。

電影:情定托斯卡尼  Shadows in the Sun

曲目:我的太陽  O Solo Mio  (義大利拿坡里民謠)

 

威登是知名英國作家,因文思枯竭,佳作不再,決定封筆隱居到義大利托斯卡尼。

英國某一雜誌社,因銷路不佳,想要改善經營狀況,於是派編輯傑若米前往托斯卡尼,希望說服威登重出江湖,為雜誌撰寫文章,已幫其突破經營困境。

傑若米來到托斯卡尼找到威登,說明來意,為威登拒絕,且態度不慎熱絡,傑若米鍥而不捨,在威登義大利友人的穿梭幫助之下,威登漸漸改變心意,並且認識了威登的女兒伊莎貝拉,二人日後也產生情愫。

有一天傑若米來拜訪威登,正值黃昏時刻,二人面對托斯卡尼遼闊的美景,威登有意考驗一下傑若米的文筆,請他描述一下眼前景色,傑若米對突期而來的試驗有點猶豫,概略描述說,太陽即將下山,天邊的有美麗的雲彩,很快的夕陽西下後,大地將呈現一片黑暗,於是威登說換我來描述一下:

太陽緩緩落下 將天空染成褐紅色和橘色 遠方的烏雲滾向天際 駕馭著夏日微風 很快的白日就要讓位給黑夜 隨著夜晚降臨 萬物也沈浸在寂靜中

二人高下立判,威登對傑若米說,要把文字當成色彩,稿紙當畫布,用心畫出色彩來。之後傑若米也適時幫助威登走出對害怕重拾寫作的陰霾。

義大利友人在與威登及傑若米的互動中,自然地流露出義大利人的熱情與友善,導演也使用許多義大利民謠來當插曲或背景音樂,包括「散塔露西亞」(Santa Lucia)來襯托托斯卡尼的人文與美景。

有一天午後時刻,傑若米來到一個當地人經常聚會的小廣場,他決定坐在廣場的一隅來寫作,這時他看到三位老婦人各自拿著扇子在廣場的另一邊搧涼休息,另外三個老先生在老婦人們的對面不遠處做木工,廣場邊民房的陽台上一位中年婦人正在拍打晾曬的地毯,伊莎貝拉正在對面廣場遠處選購日用品,傑若米心情輕鬆地戴上耳機準備寫作,耳機傳來由貓王Elvis Presley改編義大利最知名的拿波里民謠「我的太陽」(O Solo Mio)的「It’s now or never」,好聽極了,身體自然地隨著音樂擺動,偶一抬起頭來,傑若米發現三位在廣場邊休息的老婦人已經變成三位漂亮性感的美少女,手上的扇子也撫媚的搖晃,這時三位木工老先生也變成三個大帥哥,正衝向前去邀請三位美少女在廣場上跳舞,民房陽台上的中年婦人也變成年輕的正妹,輕柔地拍打著地毯,更驚奇的是伊莎貝拉已換穿一襲華麗鮮豔的禮服,充滿柔情的眼神,正一步一步向自己這邊走來,傑若米感到驚奇,覺得有美妙的事情將要發生,這時候有一隻手打了一下傑若米的肩膀,傑洛米嚇了一跳,耳機掉出耳朵,音樂驟然停止,轉身一看是義大利友人輕拍他肩膀跟他打招呼,再往廣場看,老婦人、大帥哥、年輕正妹都變回原來的樣子,伊莎貝拉也仍在遠處挑選日用品,這段情境的轉變,不只傑若米,甚至觀看電影的觀眾,皆深深感到義大利民謠的神奇魅力,雖然情境回到原來,但可喜的是伊莎貝拉已經看到傑若米,並走過來跟他打招呼,此時「我的太陽」這首歌,已調戲的對他們灑出一片情網。

另外,幾天後在相同的廣場,一次全村的村民晚會上,傑若米向伊莎貝拉含蓄的表達愛意,在浪漫的氣氛之下,邀她共舞,搭配的音樂是許多電影最常用的舞蹈插曲「Sway」,這首歌曲的原曲是知名的墨西哥民謠「Quien Sera」。

 

電影:練習曲  Island Etude

曲目:山腰上的家  Home on the range (美國民謠)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開創騎單車環島風氣的先驅

 

若沒有「練習曲」的觸動,就沒有「海角七號」的熱賣,以攝影師起家的陳懷恩先生,第一次執導電影「練習曲」,將台灣拍得美不勝收,又因為他沒有一般導演的包袱,而可以收放自如,清新淳樸儉約,然而最了不起的是,「練習曲」中的配樂,陳導演說他不懂音樂,所以將他所知道音樂全放進去了,沒想到卻無心插柳柳成蔭,其實是他謙虛了,我覺得應該是他心胸寬大,海纳百川,才能將這些非主流的音樂發揮出它的力量,其配樂包括:

1. 片中男主角明相騎單車環島途中,數首李欣芸作曲的吉他配樂。

2. 日本民謠「莎韻之鐘」

3. 明相在林口瑞平國小與劉老師聊天時,回想孩提時的配樂,知名的美國民謠「山腰上的家」。

4. 明相來到阿公彰化的家,參加媽祖出巡,進香團的八音「拆字風入松」,這首台灣廟會中常用的配樂,是首次在電影中出現,可能是空前。

5. 都蘭古調。

6. 片尾以胡德夫作詞曲的「太平洋的風」,將電影從頭至尾的精華片段整個掃描一遍,是為絕配,這首「太平洋的風」歌詞旋律優美,是不可多得的作品,並且和片中另一首紀淑玲作詞曲的「台灣海峽的風」相互呼應。

電影:女人香  Scent of a woman

曲目:一步之差  Por una cabeza(探戈名曲)

 

查理是貴族學校博德高中的清寒學生,某一天晚上自圖書館出來,不經意看到學校內以喬治為首的搗亂份子,正在平時傲慢勢利的校監座車停車格上方的路燈上吊裝一個裝滿油漆的大汽球,隔天早上校監停好車後,被這群搗亂分子利用學校廣播系統誤導去抓這個大汽球,結果汽球一破,校監被潑得滿身是白色油漆,座車也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慘遭羞辱。

校監調查出來,前一天晚上有查理與喬治二人看到正在吊裝汽球的學生,校監找來二人詢問,父親有錢有勢的喬治說他視力不好看不清楚,校監放他一馬,接著詢問查理,查理不願出賣同學,校監於是私下利誘查理,若說出吊裝汽球的學生名字,將來會推薦他至哈佛大學,如果不說,就可能退學,查理雖選擇不願賣友求榮,但卻陷入兩難,校監告訴他,本週感恩節假期後將召開全校紀律委員會來審理這件事。

法蘭克是一位非常優秀、文武雙全的中校退伍軍官,因為作戰任務意外失明,因而退休,卻從此變成失去自信、憤世忌俗的人,宅居在博德高中附近,受姪女照顧。姪女全家將在感恩節假期出遊,於是到學校招募可以臨時照顧法蘭克的學生,查理正希望透過打工賺取盤纏,於聖誕節時可以返鄉探望父母,於是前往應徵並被錄取。

感恩節假期第一天,查理前來法蘭克住處報到,法蘭克告訴查理,將帶他前往紐約盡情享受,然後自殺,查理不以為意,二人動身前往紐約。

法蘭克帶查理在紐約住最貴的旅館,穿最高貴的西裝,吃最好的餐點,有一晚他們在一個豪華有舞池的餐廳飲酒,有一股香味傳來,法蘭克問查理,隔壁桌是不是有位年輕的少女,並要求查理帶他前往搭訕,少女名叫多娜,法蘭克問多娜是不是使用「歐吉維姐妹香皂」,多娜嚇一跳,說這是她祖母送她且是她最喜歡的香皂,因此稍稍卸下心防,於是法蘭克邀請多娜跳探戈,多娜猶豫擔心怕跳錯,法蘭克鼓勵她,探戈不像人生,跳錯了仍舊可以繼續往前。於是法蘭克帶領多娜在舞池展開一段非常精彩優雅的探戈舞蹈,自信的法蘭克搭配羞澀的多娜,更增添這段探戈的迷人與吸睛之氛圍。

這段探戈搭配的音樂,是舉世聞名的探戈名曲「一步之差」(Por una cabeza),許多看過這段精彩探戈片段的人,皆興起要學跳探戈的興致。這首音樂也最被廣泛使用為電影插曲的探戈音樂,除了女人香以外,還有辛德勒名單、魔鬼大帝等電影。

法蘭克繼續帶查理在紐約玩樂,其中包括一段瘋狂開法拉利在紐約街頭狂飆的場景,也是本片的經典。二人在幾天的相處中,漸漸互相了解,查理告訴法蘭克他在學校遇到的難題,法蘭克鼓勵他要有正義行為,法蘭克也告訴查理他人生面對的困境,他必須結束自己的生命才可掙脫,隔天早上,法蘭克穿好雄赳赳的軍服,準備舉槍自殺,被查理發現,二人在爭奪槍枝的過程中,查理告訴法蘭克,他的瀟灑優秀令人佩服,特別是跳探戈與開法拉利的時候,這番話重燃法蘭克的自信,因而放棄自殺。

假期結束後,查理回到學校參加在大禮堂的全校紀律委員會審查,查理在無助之下,法蘭克適時出席擔任他的監護人,之後一段精彩的演說及與校監的答辯,贏得全校師生的喝采,幫助查理獲判未被處罰,讓查理成為一位不是賣友求榮的正義者。

法蘭克這段經典的演說,充滿張力的氛圍、理性與感性的雋永演說內容、以及演出法蘭克角色的艾爾·帕西諾的精湛演技,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的結合,空前絕後,堪稱經典大作,艾爾·帕西諾也因此片得到當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殊榮。

在步出大禮堂後,查理扶著法蘭克的手臂,緩緩而行,有一位女教師追了上來,稱讚法蘭克剛剛的演說太感人了,法蘭克又使出撩妹的手法,說出她用的香水是「Fleurs de Rocaille」(Caron的石之花香水),女教師原本讚美的眼神中,又增加了驚訝與崇拜,欲要自我介紹,法蘭克說我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妳,就與查理繼續往前走,真是撩妹的第一高手,也再度找回自己的傲骨與自信。

1993年福特汽車推出Mondeo系列車型時,曾經仿上述這段劇情拍攝了一段廣告,非常莞爾有趣,也算是向電影女人香致敬。

電影:冷山  Cold Mountain

曲目:有閃亮明眸的露比  Ruby with the Eyes That Sparkle (美國民謠旋律)

英曼是居住在北卡羅萊納州冷山地區的一位年輕木匠,暗戀牧師的女兒艾達,英曼被艾達的優雅婉約深深吸引,常在修繕教堂的時候,偷偷的看她,起初艾達並不以為意,漸漸也對英曼有好感,雖彼此未顯露暗藏內心的情愫,愛苗已逐漸滋長。

適逢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北卡加入南方聯盟,因此全冷山地區的年輕男子皆被徵召至前線作戰,英曼榮耀的整裝準備出發,這時艾達送了一本聖經及一張她的照片給英曼,告訴他會等他光榮戰勝返鄉。

在前線作戰三年後,英曼參與了慘烈的克列特戰役,他的好友陣亡了,英曼嚴重受傷幾乎喪命,在醫院中,收到艾達的信件,信中對他的思戀,讓他決定要回到冷山艾達的身邊,於是逃出了醫院。

在徒步回冷山的途中,英曼歷盡各種艱難,甚至被負責追捕逃兵的衛隊擒獲,幾乎折磨致死,在路上亦獲得許多人的協助,得以九死一生,艱難中一步一步往冷山前進。

在冷山百業蕭條,艾達的父親去世了,她頓失依靠,生活無以為繼,鄰居指導她如何在自家的小農場中種植作物 ,艾達常常藉著思念英曼,心靈得以為繼,接下來幸運的收留了一位生活拮据年紀相仿的露比,露比能幹勤奮,幫助艾達將農場經營起來,二人自給自足,生活漸漸改善。

有一日,露比房間的窗外傳來美妙的樂曲與歌聲,三個流浪漢樂手彈奏著小提琴、斑鳩琴、曼陀鈴,輕快的演唱著「有閃亮明眸的露比 」( Ruby with the eyes that sparkle),露比驚訝地往外看,原來是她的流浪漢爸爸與他的朋友,露比一直不能原諒父親小時候就拋棄她,但在艾達的勸說下,原諒了父親,父女團圓,後來他們也一起度過一個快樂的聖誕節。

然而好景不常,當地一些打著追拿逃避兵役者旗幟的衛兵,到處殺人及破壞冷山地區居民的家園,艾達與露比也深受其擾,並被衛兵迫害逃入大雪覆蓋的森林中,這時歷盡艱辛的英曼回到了冷山,與艾達在森林中意外重逢,他們將如何面對眼前險象環生的困境?

美國南方是美國民謠的搖籃,冷山是美國東南部阿帕拉契山脈的一部分,阿帕拉契地區是藍草音樂(Bluegrass)發源地,因此本片大量使用藍草音樂與民謠編曲的音樂,並邀請最有名的藍草音樂與民謠音樂的歌手來演唱,與本片劇情與場景的搭配極為契合,原聲帶是喜歡欣賞民謠音樂者值得收藏的。

上述「有閃亮明眸的露比 」與史蒂芬·佛斯特思念其妻子珍妮,所作知名民謠「有明亮棕髮的珍妮」有不謀而合之處,不知是導演刻意的安排,還是巧合。

電影:非誠勿擾  If You Are the One

曲目:寬闊的海水  The Water Is Wide/Quand Je Me Regarde(蘇格蘭民謠)

 

秦奮在海外事業有成,回家鄉探望年邁母親,而心生想要成家的念頭。於是登報刊登徵婚啟事,為了速戰速決,特別標明非誠勿擾。

徵婚啟事刊登後,吸引個種類型的女生前來應徵,秦奮看不中意,最後一位來應徵的梁笑笑,其外表與氣質,卻讓他頗為心動。粱笑笑坦白告訴他,她是一位空服員,但介入別人的婚姻,深愛著對方,幾年來,只能每天等待對方的聯絡,才能在他有空時和他相處幾天的時間,他極力想要掙脫這種獨守空閨,為對方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日子,但實在是太愛對方,一直無法斷然斬斷情絲,憂鬱度日。他對秦奮的非誠勿擾之徵婚啟事感到好奇,就故意來擾亂一下。

秦奮了解笑笑的處境亦能諒解,之後二人幾次見面,笑笑仍一直沉沒在灰暗的感情中無法自拔,秦奮常常給笑笑正面的鼓勵,支持她勇敢地走出這段糾結感情狀態,二人也因為彼此坦然,笑笑把秦奮當成一個情緒上的避風港灣。

有一天笑笑告訴秦奮,她已經決定斬斷情絲,走出這段糾結的感情,希望秦奮陪他到日本北海到去旅行,因為那是她與對方認識的地方,舊地重遊,讓開始的地方也是結束的地方,希望這次的旅行可以徹底忘記對方,如果可以順利解開心中的枷鎖,就與秦奮結婚,秦奮一下可以鼓勵與保護笑笑,欣然同意前往。

在北海道旅遊時,笑笑開始展現歡顏,但數日後屢屢見景傷情,情緒反覆不定,終究無法自拔,一日黃昏來到海邊,投海自盡,笑笑身體一直往下沉,與對方相處的情景歷歷浮現,這時音樂響起蘇格蘭民謠「寬闊的海水」(The water is wide),歌詞的情境如同笑笑的遭遇,在愛情的深淵中,無法自拔,終不可得,歌曲旋律伴著即將逝去的生命,不斷地下沉,下沉。

電影中的這段歌曲,是以法文重新填詞演唱的,導演馮小剛可能特別鍾愛這首蘇格蘭民謠,因此邀請法語系畢業的歌手尚雯婕,先看完整部電影後,再以法文填詞,歌名改為「Quand je me regarde」(凝望),歌詞更與劇情貼合,並由尚雯婕親自演唱,唱得柔腸寸斷、痛入心扉,超過任何英文版的詮釋。

電影的前半部,秦奮與笑笑剛認識不久時,秦奮向笑笑談到他一位友人因不堪家暴而尋短,自己無法適時伸出援手,內心自責難過時,電影也使用這首「Quand je me regarde」當配樂,氛圍相當搭配,在笑笑投海時,同一首歌第二次使用,卻稍稍可惜的削弱了劇情的衝擊性。

其實馮導演也請尚雯婕將這首民謠同時填寫了中文歌詞,歌名為「一瞬間」,由張靚穎演唱,張靚穎哽咽的唱腔亦將此曲唱得絲絲入扣,可惜後來電影並未使用,或許原本是要安排在上述秦奮傷心談及友人不幸遭遇時作為配樂,最後不知因何原因而作罷,但仍將其放在原聲帶的第一首出版,或許也是一種補償作用吧。

香港導演在電影「無間道」中使用「奇異的恩典」、「新上海灘」使用「驪歌」、大陸導演在「非誠勿擾」使用「寬闊的海水」為插曲,足見兩岸三地導演對蘇格蘭民謠的鍾愛漸漸深入與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