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美國民謠基本上受英格蘭、蘇格蘭及愛爾蘭等歐洲移民國家的民謠影響,旋律如連索舞曲、行列式音樂、波卡舞曲的節奏,同樣也可以搭配簡易的舞蹈,除了二人一組的團體舞會遊戲,慢慢的演變出二人組,共四組八人一起共舞,舞者不斷變換隊形或交換舞伴的「方舞」(Square Dance)。
雖然歐洲的舞會遊戲中也有八人一起跳舞的方舞型態,但方舞卻在美國最受歡迎,變換的舞蹈隊形也最豐富及充滿樂趣,跳方舞時,除了以手風琴、小提琴及斑鳩琴等樂器現場演奏的樂隊以外,會有一個專業的口令員,邊唱邊引導舞者下一個四拍或八拍的舞步,也就是將舞步的口令融合在原來的歌詞裡,舞者在聽到口令員的引導後,便立即進行下一個舞步,非常歡樂及有趣,這也是美國獨有的方舞舞會遊戲,所以方舞才被稱為美國的國舞。常使用的音樂,譬如有「稻草裡的火雞」、「德州游擊兵」等。
此外有一些作曲家,也漸漸從移民的音樂中發展出自有風格的民謠,譬如「山腰上的家」(Home on the range)「仙納度」(Shenandoah)等抒情、優美及懷古風的歌曲。
1848年起,傳奇作曲家史蒂芬.佛斯特(Stephen Foster)開始發表其所作的曲子,詞曲簡單,旋律優美,容易吟唱,佛斯特一生窮苦但喜好音樂,其作品主要以周遭自然人文、思鄉、懷念親友為主題,帶有悲天憫人的胸懷,歌曲旋律有別於移民的音樂,進而將美國歌謠迎引入另一個境界並創造出獨有的特色,其大部分的歌曲至今仍深受人們喜歡,其作品可以獨立以「佛斯特民謠」來稱呼。
1940年代,在美國東南部的阿帕拉契山地區,當時的作曲家曾創作出一種稱為「藍草音樂」(Bluegrass)的草根音樂,旋律仿移民音樂及爵士樂的風格,演奏樂器以弦琴為主,譬如吉他、曼陀鈴、斑鳩琴,演出時也讓這些樂手仿爵士樂樂手表演時有獨奏及即興的時刻,但因較缺乏深入人心的特質,至今已較少人聆聽。
除了民謠音樂以外,目前美國發展最為蓬勃的音樂應該屬1900年代誕生的爵士樂,經過各年代爵士樂手的努力,經歷搖擺、大樂團、咆勃、硬咆勃、自由爵士、酷派,到1960年代大放異彩,再到2000年代的現代爵士,爵士樂已成為最能代表美國的音樂風格,這是美國民謠音樂無法比擬的。
美國民謠的演奏樂器中最有特色的樂器為斑鳩琴,其琴聲空靈,如流浪者的聲音,音色似遠而近,是很獨特有受歡迎的樂器。
知名的美國民謠:
- 山腰上的家 Home on the Range
- 仙納度 Shenandoah
- 甜蜜的家庭 Home, Sweet Home
- 白髮吟 Silver Thread Among the Gold
- 憶兒時 My Dear Old Sunny Home
- 送別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 紅河谷 Red River Valley
- 歐拉李 Aura Lea
- 簡單的禮物 Simple Gifts
- 往事難忘 Long, Long Ago
- 帶我回到維吉尼老家 Carry Me Back to Old Virginny
- 德州黃玫瑰 The Yellow Rose of Texas
- 春天來了 The Spring Is Coming